10/10 (11:00 ~) 玩轉做自己, 豐富生命之花! 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綻放完整的自己!
生病是一種禮物,它讓生命展開了高飛的隱形翅膀!https://qrgo.page.link/aeuyB
分享者: 施郁麗 補充資料
楊育正談善終https://qrgo.page.link/262Vo
從自然醫學談身心靈整體健康 https://qrgo.page.link/1gCXx
全相醫學簡介https://qrgo.page.link/d2KQX
如果不愛自己的身體,你也不會允許別人來受你的身體。…因此要愛自己的身體。如果有任何的機會愛、擁抱、撫觸自己,別錯過,你會感到訝異的。~奧修Osho
生病讓我生命轉彎,了解生命是身心靈一體的。讓我知道愛自己,照顧健康是生命主軸。榮華富貴只是一種幻相。為此,學氣功、瑜珈、太極導引,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學習健康有機生活概念,往全人健康的領域讚研,並實踐之。
你的「身體」你可以看到。
你的「心智」不在你的頭部。它在你身體的每個細胞裡。
心智,其實是一種能量。它是意念,而意念是能量,並非物體。
然而心智並不在身體的所有地方,因為細胞與細胞之間有空隙。
你的「靈魂」就在你的內、外、周圍每個地方。
它是那將你容納的東西。
靈魂比身體更大。
它不是被裝在身體裡,而是身體被它裝在裡面,就像光暈。
你的靈魂是「把你聚合在一起的東西」。~ 《與神對話 III》第11章
身心靈即body(身體物質),mind(頭腦心智),spirit(靈性精神)。西方基督教文化講聖父、聖靈和聖子,或者現代的心理學說的潛意識、意識與超意識。也都屬同是一件事。傳統文化裡講天、地、人,指的也是每一個個體都是這三者的結合。它們之間互相作用與互相轉化。
故障了,我的身體和心靈:
年輕時,我的蓋頭悶法,讓我一路以來,總是掩飾和躲藏自己,凡事沒有往外解決,尋找求救資源,卻一股往身體和肚裡吞,終於「病神」來敲門了。生病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習課題,在疾病療癒的過程中,它啟發和催促我找尋答案,往心靈探究。
手術房內彌漫著冰冷的空氣和消毒的味道。躺在手術台的我,只剩手術衣包裹著我顫抖的身體。手術台上的燈強烈地照在我的臉上,雖然恐懼,卻也只能眼睜睜地接受手術刀劃在我身上。不只有一次,而是經歷三次開刀房醫師的「宰割」。每一次的治療和復原都有著無奈感。找醫師是希望得到治療,得到的回應是卻是:「我給你藥吃,但是吃藥只能不讓它繼續『壞』下去,沒辦法讓『腫』出來的地方消下去。」「擔心也沒有用,很多人也像你這樣得了這病,『這沒什麼』。」「你的體質比較容易得這類的病,唯有開刀一途,切除甲狀腺,但也有副作用,復發機會也是有的,所以開完刀仍繼續要吃藥。」醫生在我心目中原本如同「神」般可以救助我們的形象,卻在這時有了鬆動,尤其「這沒什麼」四個字聽來特別的刺耳,二度傷害彷彿是從醫生處而來。
無助地面對無法兩全其美的治療方式-吃了藥不能根治,開了刀有副作用;有了病痛不舒服,不開刀無法消腫。做哪一種決定都無法滿意,有一陣子抗拒再到醫院。
27歳時我生病了,家裡的地板掉了好多頭髮,比平常還要多。我變得很容易累、焦慮和生氣。體重減輕,有心悸、手部顫抖、眼凸和頸子腫大的症狀。到醫院檢查依據雙手平放有顫抖現象,喉嚨吞嚥口水時有堅硬突出物,以及甲狀腺值過高,醫生宣判我是「甲狀腺亢進」患者,甲狀腺呈中度瀰漫性腫大。於是1989年開刀。
很多事我都悶著,不知如何溝通,常會覺得委曲,也常常紅著眼眶。但是「流出的眼淚是珍珠,吞下的眼淚是毒藥」。
很不能相信「沒怎了」就生病這件事,好不容熬到畢業,才真正要過自己的生活。小時候,腸胃真的很不好,常潟痢,弄的床骯髒臭臭的,爸媽雖很苦惱,但一定帶我去找最好的醫生治療。這次的病,要好的同事芬沒有安慰我,反而帶著疑問說,「你看起來好好的,怎麼會生病了呢?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身心合一》(頁202)一書提到「頸部和喉嚨就像彈簧樂器一樣,生命能量和原始情緒通過以後便能轉化為聲音和概念。我們的胸腔將情緒擴大,再由頸部分類、精煉,送達它們該去的目的地,最後喉嚨、臉部表現出來。…由於它獨特的結構和位置,它必須不斷負責調停情感與思想、衝動與反應。」根據舒茲的看法:喉嚨肌肉大多壓抑著表達的恐懼….緊縮的喉嚨可以屏住呼吸。例如小孩子想對著父母大叫,可是大人不淮他叫,於是他便把聲音壓在喉嚨裡。所以聲音變得很緊或很小聲。喉嚨很容易感染疾病,也常咳嗽,有時我們想大笑卻笑不出來,因為緊縮的喉嚨和急促的呼吸使我們的笑聲無法從腹部發出來;所有的笑聲都從喉嚨擠出來,結果我們想笑得更得更暢快卻咳嗽起來….恐懼常造成喉嚨緊縮,使聲音變得微弱、聽不清楚…這種現象說起來很有道理,因為喉嚨部位的能量中心是溝通的中心。
妹妹是護專體系畢業,受西方醫學學教育影響甚深,非常認同切除有病痛或病變的器官,是根本之道。在她的醫學「專業」建議和協助下,我選擇了妹妹服務的高雄X醫院開刀。妹妹一起與醫生參與揮別姐姐甲狀腺亢進的甲狀腺割除歷程。擔當開刀房護士的妹妹一聲「姐,我要幫你打麻醉藥了。」點了頭,醒來時,我已經在恢復室;嘴上插了一根長長呼吸氣。失去了呼吸的主導權,呼吸變得很困難。同時因術前感冒,術後聲帶受損,極度沙啞疼痛無法說話。雖然醫生每天到病房檢查恢復情形,要跟著發1、2、3,試試是否有聲音可正常說話。我卻極度困難地說出含糊不清楚的1、2、3。「這樣的聲音我很熟悉,小時候曾聽啞吧ㄥㄥㄡㄡ的講話。我會不會變成啞吧?」心裡帶著恐慌懷疑著。
聽妹妹說醫生幫我把甲狀腺割除的非常乾淨,但卻波及到旁邊的副甲狀腺,我的下半身總是麻麻的。常常腳部麻痺到站不起來。住院期間,媽媽總是在我身旁照顧我,是無法取代的角色。隔壁燒燙傷的病友,常痛的呼天喊地,我則感受器官的「存在」,卻有著無法使力的不舒服感。
都是別人的錯:
我把生病的主因歸咎於命與其他原因。我也到朋友介紹的中醫,把脈吃中藥調理身體。但是,盼來的卻是三年後「病神」再度拜訪,它是子宮內膜異位,右側卵巢子宮內膜有異位瘤,併子宮後壁沾黏和肌瘤。媽媽再度依我的呼喚,北上前來醫院照顧我。第三次則是因為每次經期都大量血崩,最後還是決定開刀了。
經過第三次的開刀,我元氣大傷且心情低盪到底。懷疑到底做錯了什麼事,要受到病痛的懲罰。開始參加朋友介紹的瑜珈斷食班,老師非常很嚴肅不苟言笑,要我們記錄每天的身體狀況,以及列出正向要感恩的人和感恩的理由。當時的我卻帶著很多抱怨,去看待身邊的人。
生病的禮物:
生病促使我開始思索除了體質外,是否有其他原因是我不知道?除了將問題歸諸別人外,是否還有風水、命運、和自己心的問題。
因為聽說廁所的穢氣和濕氣會「沖」到身體,使身體受影響而生病,故曾依照風水師之建議將房間內的衞浴設備和廁所拆除,改成儲藏室。但是,還是生病了。朋友潔送了一本許添盛醫師《用心醫病》,提到「人是有感覺的生靈,身體的疾病並非單純器官失效的結果,它與基因、心靈、生活、環境都有密切的關聯。先進的醫藥技術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病痛,唯有從心出發,傾聽其間的掙扎障礙,才能幫助我們化解病痛,打造健康人生。」讓我得以有另一種視框。
我總要求好自己好還要更好,內在因而就不斷的暗示身體持續採取行動,造成子宮和卵巢問題,或甲狀腺只好持續亢進,而造成甲狀腺腫大等疾病。
別人如何待生病:
- 李開復是《我修的死亡學分》一書作者。他是大陸最有影響力的人,生於台灣、榮獲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博士學位、歷任蘋果、微軟、Google等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的科技專家李開復。在他二○一三年獲選《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殊榮的同時,九月宣告:「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的罹癌消息。當時他才五十二歲。
李開復因為病痛曾怨天尤人:「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什麼事?這個世界的規則是什麼?為什麼輪到我得癌症?我做了很多壞事嗎?是因果報應嗎?還是其他理由?」透由友人帶他去拜見星雲大師,大師問他:「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地說:「發揮最大化的影響力,世界因我而不同!」大師說:「這樣太危險了!因為人是很渺小的,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世界不會增減,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其實都是在追求名利啊!」(備註:一個人說我要來改變世界,本身就是一種傲慢。我們都希望世界變得更好,但是一個人如果連世界宇宙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懂,憑什麼說要來改變世界?)當時,他並不是很接受。後來再次請示大師,「要用什麼態度面對社會上的『惡』?」大師一貫平和地說:「人若一心除惡,表示他看到的都是惡;事實上善惡美醜,都有存在的價值,有邪惡才能彰顯善的光芒。真正有益於世界的作法,不是除惡,而是行善;不是打擊負能量,而是弘揚正能量。」
- 何逸僊醫師—另類醫學的東西整合醫學中心創辦者。在我就讀佛光大學樂活生命學系時,有一門全人健康的課程,何逸僊醫師幫我打開了自然療法的大門。何醫師曾遭逢父親罹患肝癌,他發現他的西醫經驗無法帶來太大改善,雖然到處尋找治療的方法,最後是仍回天乏術。於是何醫師花4年的時間,遍訪世界名師(到英國、瑞士、德國、奧地利、瑞典等國家的醫院與研究所,學習另類醫療,包括順勢療法、自然療法、排毒療法、高熱療法、生物療法、免疫療法等等。由於美日醫術偏向對疾病採取對抗或抑制療法,使得病人不只正常細胞或器官在療程中一併遭到損傷,也會為病患帶來莫大的痛苦,尤其是癌症病人受到更大的磨難與煎熬。) 我也到何醫師的診所實習,了解實務經驗。
- 《癌症是一份偉大的禮物》—作者呂應鐘是營養醫學博士、名譽科學博士、美國Wholeself自然醫學研究院院長。他曾罹患非何杰金式淋巴惡性腫瘤,只做一次化療便拒絕醫院第二次化療,轉做電
- 《在我離去之前:從醫師到病人,我的十字架》—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楊育正,是接生大王、婦癌治療權威,也是曾二度掙扎於死亡邊緣的淋巴癌患者。曾憤怒地質疑:「為什麼是我?」最終卻感謝:「癌症,給了我的人生第二次機會。」
楊醫師是我的婦科醫師,一位仁心的醫者!相較於他把病人(包括我)當家人般的對待,總是耐心,細心,給予許多勉勵去接受病症。他充份實踐星雲大師倡導的四給:給人信心、歡喜、希望、方便。由於他的號非常難掛,有時為了方便,也會掛其他的醫師看報告等。感受到的對待氛囲就非常不一樣,他們好像只是幫你判生死的醫生而己。
當楊醫生知道病患付不出手術費時,他也會悄悄在帳單上寫了一個「0」。當時,我的第三次開刀找他當主治醫師時,(當時我的內心充滿恐懼、衝突和抗拒)為了一勞永逸不再有婦科的痛苦,我告訴他可以把子宮拿掉。手術完後,他來到房間告訴我,「手術成功,做了清理,子宮還是幫你保留。這樣,你還有機會懷孕生小孩。每個器官在身體上都有作用的。(凡存在必有理由)」
楊醫師以為投身醫療四十年,已是醫療上的沙場老將了。由一位接生醫師到癌症醫師的經歷,應該已經完整通透地體會了生、老、病、死的歷程與意義。但,自己卻親身歷經全身化療、標靶治療、髓鞘內化療與兩次嚴重併發症,熬過掉髮、嘔吐和肌肉萎縮。過去在無數病人身上看到因為疾病摧殘、藥物副作用,帶給血肉之軀的傷害與痛苦,他都親身經歷過了一回……。
他認為:「唯有充分溝通『死』,才是尊重『生』。」在死亡的背後,有許多不可知的部分,去學習和面對它是人生成長的最後階段。這而且這是一條試煉之路、恩典之路,更是學習之路。
67歲因癌過世的父親──前台北市長楊金欉先生,生前曾悵然地說:「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啊……」這句話影響他至深。當他得知自己也罹患癌症時,從驚嚇、否認、沮喪,到最終接受事實,他選擇更積極地善用生命,並推動安寧療護,為了在離去時,不留遺憾。
5. 光流聯合診所:楊紹民院長的醫療理念是「生命擁有無數個機會,只要您選擇對的起點重塑心靈!」他認為來到診所的不是病人,而是尋找生命健康的客人!看著人們被「愛」充滿,是非常幸福的!楊紹民院長的診療方法是整合醫學、情緒能量治療、憂鬱症/焦慮症治療、情緒壓力管理、失眠治療、精神醫學、心理諮商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癌症輔助療法、表達性藝術治療。
我們總是以為還有很多的明天。生病讓我懂得臣服,懂得從一個全人角度去對待自己,和所有的人事物。秒秒感恩來到身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
其實並沒有什麼偉大、了不得的事,因為生命是由眾多小事所組成的,如果你對那些所謂的大事感興趣,你將錯過生命。喝茶、與朋友閒聊,晨間的散步-沒有要往哪兒去,只是散步-沒有目標,沒有終點,你隨時都可能往回走;為你心愛的人煮一頓飯,也為自己煮一頓飯,因為你也愛自己;洗衣服、拖地、澆花...生命是由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組成的... ~奧修Osho,身體你的朋友
祝福大家喜樂平安!
郁麗於美國洛杉磯10.10.20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