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 細講《弟子規》第四集

重點整理:

  •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所以,他只要有了傲氣,學歷愈高愈瞧不起人,愈容易傷害別人。「行止不端」,假如他的言語、行為跟聖賢的教誨都背道而馳,那讀的書跟他不相應,不得利益。

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早上我們提到,學習一開始的態度很重要,提到了「學貴立志」,要先立定志向就會有無窮的動力,去驅使我們不斷的進步成長。第二個,「學貴力行」。我們現在要學中國文化,要學聖賢的學問,我們也不要很擔心說我現在才開始學來不來得及?其實最重要的是,學一句我們就做一句。很多人說等我學好了再來教孩子,等我學好了再來幫助別人,等我們學好了,來不來得及?來不及。現在學一條做一條,光是這樣的精神就會感動你的孩子,感動你的學生。我們很多的老師,之前比較少薰習中國文化,他們也是抱持著跟自己的學生一起學習的態度,往往這樣的態度,孩子看了也很歡喜,因為我們把好學的態度演給小孩看,給學生看。

有一個幼兒園,他們就教導孩子,吃飽飯以後要有禮貌,起來的時候要跟同桌的老師、同學說「大家請慢用」之後,再拿著他的碗跟筷子去廚房自己洗,所有的孩子就養成習慣。他們的老師同樣也這麼做,每個老師吃完向他們一鞠躬說,「大家請慢用」,所有的孩子都會會心的微笑。諸位朋友,為什麼?這些孩子的心中就在想:老師也跟我們一樣,要有禮貌,要遵守這些規定。其實我們跟著孩子一起做,那個效果非常好。

還有個孩子,剛好那次吃飯,全部的老師、同學都吃完了,只剩下他一個人。這個孩子吃完以後站起來,對著桌椅、板凳深深一鞠躬,說「大家請慢用」,所有的老師看了都笑出來。但是我們感受這個孩子很老實,說一條、學一條就做一條。一個人要先學老實,再學靈活,這樣學問才會成就。假如一開始就學靈活,對老師的教誨,說了五條,挑三條來做。好,腦筋也很靈活,但是很可能學問會不紮實,到時候會被自己的小聰明給害了。

除了力行以外,接下來我們要了解,學習也要重視它的順序,它的次序。《三字經》上有一句話,「為學者,必有初」,讀書它是有次第的,「小學終,至四書」,就是把《小學》這本書學好,接著學四書五經。《小學》是一本朱熹朱夫子編的童蒙養正的書籍,這本書教導孩子怎麼孝養父母,怎麼尊重長輩,還有整個生活當中灑掃應對之禮。這本書有看過的朋友舉手?還不少。這本書距離現在已經快一千年,歷史比較悠久,它很多當時候的生活情境跟現在已經有差別了。

而為什麼學《小學》這麼重要?因為孩子從小先扎做人做事的根基,這個根基扎好了,他讀其他的經書,他就不是只有讀而已,他懂得要落實在與人相處當中,他懂得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所以這個根基一定要扎。因為這本書離我們比較遠,我曾經看過,也只能看個六、七成,很多術語都不懂。後來我翻了《小學》之後又翻《弟子規》,對《弟子規》這本書非常的感動,也非常讚歎。因為《弟子規》是清朝時候編的書,離我們才幾百年時間,很近。而清朝的李毓秀夫子,他就是根據《小學》裡面最重要的內容,把它抓出它的綱領,編成這本《弟子規》;離我們的生活是完全相應,沒有一句做不到,而且也把《小學》的重點都包含進來。李毓秀夫子他編這本書,還是依據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一句很重要的教誨,這句教誨提到「弟子規,聖人訓」,就是提到「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根據孔老夫子提的這句話,把它舉出了七個綱目,編成這本《弟子規》。

所以,我們把《弟子規》學好,就是把《小學》的根基扎好。假如《小學》的根基沒扎好,直接讀四書五經,孩子讀愈多會跟生活脫節。有些孩子經讀的很多,但是他會拿著《論語》裡面的經句跟爸爸媽媽辯論。有個孩子六歲左右,有一次他媽媽在批評他,他就跟他媽媽說:媽,你有孔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嗎?你假如做不到,你也沒有資格說我。他媽媽心裡一震,現在都已經用經典的言語在跟我反駁,那再讀下去會怎麼樣?

我有個長輩,她帶著她的孫女,那個孫女要叫我舅舅,帶到我們家,我爸爸媽媽都在。一坐下來就開始對她的孫女講:來,我們背英文給這些長輩聽。這個小女孩也非常的純熟,我相信絕對不是只有表演給我們看過,一定是上演不少齣了,所以她也很自在。然後她的奶奶就開始問:蘋果怎麼講?小女孩說:Apple。雨傘怎麼講?小女孩說:Umbrella。問了好幾個都對答如流,突然這個小女孩反問她奶奶一句話,她說:奶奶,書本怎麼講?她奶奶說:我怎麼會知道!小女孩說:奶奶,你怎麼這麼白痴!

孩子假如沒有學會做人做事,學的知識、看的書愈多愈傲慢。「傲慢」是求學問一個很大的殺手,傲慢心只要生起來,學問很難有成就。所以《禮記‧曲禮》提到「傲不可長」,這些都是以前的聖賢人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

林則徐先生在他體悟的人生當中歸納了十件事,這十件事就是,假如人犯了這十個錯誤,那人生是很沒有益處的,他說叫「十無益」。第一個叫「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對父母都不孝順,每天拜神求神明保佑,有沒有用?沒有益處。「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在家裡面跟兄弟相處都不懂得包容,都常常有衝突,這樣的人出去外面交朋友,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嗎?不可能。在這「十無益」當中,其中兩點是針對求學問很重要的提醒,「心高氣傲,博學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所以,他只要有了傲氣,學歷愈高愈瞧不起人,愈容易傷害別人。「行止不端」,假如他的言語、行為跟聖賢的教誨都背道而馳,那讀的書跟他不相應,不得利益。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幾千年的聖哲人所留下來的話,我們要很珍惜,要好好拿來警惕;自己不能犯,當然孩子也要盡量不犯這些過失,這是學習的次序。

再來,學習的方法要抓住八個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哪一門?中國聖哲告訴我們的教誨,假如用兩個字來說,就是「道德」。道德兩字就掌握了整個聖賢幾千年的教誨的綱領,所以綱舉目就張。諸位朋友,什麼是道?什麼是德?我們翻開手冊第二頁下面有一行字,我們一起把它念一遍,預備起,「認識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此之謂道」;下一句,「教導人類如何順從大自然的法則,不違越地做人,此之謂德。」

所以「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法則,俗話講倫常大道。五倫關係就是道,所以天地萬物都有它運行的軌跡,才不會發生衝突。不只人有正確的道路,像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運轉,它也有它正確的軌跡在轉。假如宇宙間的星球運轉,它今天這樣轉,明天要改這樣轉,行不行?不行。假如九大行星,冥王星說我今天不這樣轉,明天我要改了。可能它一改軌道,就會跟其他的星球相撞、衝突、摩擦。萬物如是,人亦如是。所以我們這五個關係,假如能夠去遵守,那就會相處的很融洽。但是這五個關係,我們假如不願意去遵守,就會發生矛盾,發生衝突。

好,諸位朋友,現在這五個關係有沒有衝突?有沒有?很多衝突,打開報紙就知道。那我們來看看,這五個關係如何不踰越?如何用心的去經營?諸位朋友,這五個關係你覺得哪個最重要?都很重要。《中庸》裡面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所以夫婦關係影響很深遠。為什麼夫婦關係最重要?因為夫妻是同室,同一個房間。夫婦假如和睦相處,夫婦處得好,自然而然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父子關係會很親;夫婦關係處得好,兄弟也會和睦。

昨天我的姐姐也有到現場來聽我講課,她說她是家庭的代表來聽課。我跟兩位姐姐相處得也很融洽,因為我的父母在我二十多年來,從小到大,在我們面前沒有吵過架,沒有那種很衝的言語在互相的對待,家裡面長養一個祥和之氣。所以,我們家的人跟人家吵架可能也吵不起來。就深刻感覺到,夫妻的相處確確實實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夫婦一正,父子自親,兄弟姐妹也會和睦。

好,當「父子有親」,孩子知道要感恩父母的辛勞付出,他這分對人的感恩心就會油然而生。他出社會遇到對他很提攜、很栽培的長官,他自然而然會生起「君臣有義」,會效忠他的領導者,自然而然就形成這個態度。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忠臣出於孝子之門」,這句話是相當有道理的。現在跳槽的特別多,跳槽的時候只想到自己的財富,都沒有去想到這些長官對他長期的栽培,有的甚至於直接就跳到他的對手的公司去,又跟自己本來的公司競爭起來。好,所以「君臣有義」。兄弟姐妹能相處得好,他在家裡就懂得互相照顧,互相幫忙,一跟同學相處,一跟同事相處,他那種態度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所以也會跟人家交到很好的朋友。

所以夫婦一正,五倫就正,教導如何把夫婦處好,這是個相當重要的學問。諸位朋友,您曾經學過夫妻相處之道嗎?課本裡面有沒有教過?沒有。這麼重要的事怎麼都沒有教?你看,我們以前考試那些題目,對現在人生影響不大,但是學很久;可是影響人生很重要的道理,我們卻沒學過。夫婦關係也要記住,「慎於始」。一開始還沒結婚以前,你就要睜大眼睛,要選好對象。當然你要選別人,別人也要選你。要找到好對象,不是一直跑出去相親,這個方法很累人。最好的方法叫做眾星拱月,你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就會靠過來,到時候任你挑,這是最高明的找對象的方法。

好,夫妻要慎於一開始,要去明辨是不是能夠相處一生的伴侶,這就不是可以馬虎的事情。現在很多的年輕男女,他學夫婦之道,學男女相處,從哪裡學?都從情歌裡面學。情歌裡面說男女相處都是什麼情況?都是愛得很痛苦,愛得死去活來,有沒有?好像年輕不痛苦就不叫年輕人,「人不輕狂枉少年」,這樣叫愛嗎?我發覺到這一點,在我教五、六年級的學生時候,我就很謹慎。趕快先跟他們打一些預防針,讓他們對男女關係有正確的態度,不要被這些情歌誤導。我跟他說,人與人相處都會經過一些過程,一定是先從「相識」,認識了,再發展「相知」,互相了解,再來「相惜」,互相珍惜彼此的因緣,再到「相愛」,最後「結婚」,是不是結束?很多人說「結婚是愛情的墳墓」,這都是誤導。假如好好相處,酒會愈陳愈香,所以這個要經營。

什麼是真情真愛?我常常舉一個例子,真情真愛就好像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爺牽著他七十多歲老太太的手,走在公園散步。然後老太太就跟他先生說,她說:先生,明天是十五了,明天該吃素了。你看那種老夫老妻才看得出來那種相愛相惜的味道,絕對不是很激烈那種情感,那個都很容易變化。所以我們告訴孩子,這是一個男女相處,人與人相處的過程。

假如今天這個男生跟你認識了,他馬上跟你說:我好愛你。這一定是什麼?一定是騙你的,這個不符合自然,這是錯誤的。然後,今天遇到你就告訴你,「我這一生非你不嫁,非你不娶」,你也要趕快清醒過來。他是什麼?他又不知道你是什麼人,是不是?他也不知道你的整個對人、對事的態度,然後他就說他很喜歡你,這叫做什麼?花言巧語;但是花言巧語的力量很大,你沒有相當的定功會承受不了,所以一定要先給他們建立正確的認知。而相識到相知這個過程要很冷靜,比方說你覺得這個男孩子不錯,你就要細細的觀察,看他都跟他的同事怎麼相處,他都跟他的朋友怎麼相處;或者你跟他是大學同學,你就要看他跟其他同學怎麼相處。你這樣觀察很客觀,就能真正了解他的做人、做事的態度。

假如一開始,你還沒有認識到他,你就跟他單獨看電影、爬山、喝咖啡,這樣會怎麼樣?他一定把他最好的,不只是會把他最好的,還會超水準表演給你看;然後最不好的統統埋起來,所以你認識的他就不是他平常的樣子。假如他跟其他的同學、朋友他都非常有愛心,非常關懷他人,保證他假如真正要跟你相惜相愛,一定會對你有很多的付出。所以相知也要客觀、要理智,不能一開始就兩個人去活動,這個都很危險。諸位朋友,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這一點,所以都陷入很危險的境地。有句話講,「因為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對!因為他的了解是表面,不是真正客觀的了解。所以,相知很重要,要多觀察,要冷靜。

再來相惜,珍惜彼此的因緣、相處的機會,之後相愛,再走上地毯的那一端。在這個相知過程有一點很重要,要有共識以後再走向婚姻。很多朋友很有雄心壯志,她說:他的觀念不對沒關係,我去改變他。有沒有雄心壯志?這種人還不少。我會跟她說,有一句詞叫「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你假如是抱持這樣的態度去,回來的、活過來的沒有多少人。因為到了二、三十歲,很多的習慣、很多的性格已經比較固著,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不然別人很難去扭轉他。所以我們還是要隨緣,不要去強求,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侶,婚姻才不會走得很辛苦。

相愛,怎麼樣去愛別人?怎麼樣去辨別人與人的相處是真正的愛?你看現在很多人把這個「愛」字拿來威脅別人,有沒有?我很愛你,所以你應該替我怎麼樣怎麼樣。當對愛不了解,很可能會拿著愛到處控制別人,到處讓人家生痛苦跟煩惱。我們看這個「愛」字,它是會意字,中間一個「心」,外面一個「受」,所以愛是用心去感受。感受什麼?感受他人的需要在哪裡。當對方都時時感受到你的需要,都會懂得關懷你,你的內心、你的感受會很溫暖,絕對不會像情歌一樣寫得那麼痛苦。所以愛的感覺是溫暖的。我們現在要懂得判別是不是真正的愛,假如不是,要趕快抉擇,不要執迷不悟。

愛的言語是正直的,它的言語不會一大堆的花言巧語,今天他會對你花言巧語,改天他同樣會對其他的人花言巧語。反而是不大會花言巧語的男人靠得住,因為他的精神、他的用心都沒有擺在這種花言巧語上,所以他才這麼不會講話。那些花言巧語的,就是把精神都放在哪裡?都放在這些言語的推敲上。有位女士,她說她第一次跟她先生見面,她先生什麼話都沒說,第一句就跟她說:你的牙齒不好。接著又說:所以你的腸胃也不好,因為牙齒不好,你咬食物的時候消化就不好,所以腸胃負擔也會大。後來她就想,這個人真老實,都沒有花言巧語,第一次見面就把我的缺點講出來。她覺得很可靠,後來就嫁給他。事後想想,她還真有智慧,她知道言語正直的人才可靠。所以愛的言語應該是正直的。

再來,愛的心地是無私的,他存心是無私的。一個人懂得關懷、愛護別人,他應該是對父母、對妻子,還有對朋友,甚至於是對陌生人,他都是同樣的態度才是。現在很多男女交往,對方不願意繼續交往了,他就惱羞成怒,甚至於會傷害對方。這個不是無私的心,這是控制、佔有欲,他們是穿著愛的外衣在騙人。所以你要會明辨那個叫欲,那是控制跟佔有,絕對不是愛,他們把這個愛字給污染了。

再來,愛的行為是成全的,懂得成全別人。我們有位老師,她的先生有個妹妹,在夏威夷讀書、生活。剛好妹妹在財務上出現問題,她的先生就跟他太太講:我們這兩三年存了一些錢,現在妹妹有困難,我想把這兩三年存下來的錢統統匯過去。諸位朋友,假如是你老公,你會怎麼說?怎麼都說不出來?這位老師馬上跟她先生說,她說:你這麼做我很感動,你這樣無私的照顧你的妹妹,相信你媽媽、你父母會很欣慰,所以我支持你這麼做,明天我去幫你匯錢。你看這個太太還親自去幫先生做這件事,所以愛的行為是成全對方的善良,成全對方對的行為。這個老師隔天要去匯錢,剛好另外一個朋友聽到這件事很感動,他說你不用去匯,我去幫你匯,他跟銀行很熟。然後匯完錢以後,告訴這位老師說,你什麼時候給我都沒關係,我已經幫你匯好了。所以,一個人善良的行為會感動身旁周遭的人。

從這四個角度,我們可以去判斷他是不是真正懂得愛人。有位朋友提出來,他說蔡老師,這四點後面還要加一點,他說還要加「喜歡讀聖賢書」。我說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這些做人的態度從哪裡學?又不是突然冒出來,也都是要學聖賢教誨才能夠形成這些正確的態度。

好,當我們已經選對了對象,接下來要經營,要取得共識。家庭裡面第一件大事,是要把孩子教育好,所謂「至要莫如教子」。我們來思考一下,假如夫妻社會地位都很好,也很有財富,但是孩子每天在外遊手好閒,他的後半輩子會不會好?不可能。不只是家庭要把孩子教好,我們幾千年來的帝王,他也認知到把下一代教好很重要,所以他們登基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什麼?立太子。他也希望他的朝代可以長治久安,而太子正則天下才會正,所以他們都是找來全國最好的老師來教導他的孩子。當夫妻之間有取得這樣的共識,就很好配合。

五倫關係當中,夫妻倫叫「夫婦有別」,夫婦是道,有別是德。別在哪裡?別在責任不同。古時候是男主外,女主內,因為家庭有兩大主軸,第一個是物質生活,第二個是精神生活。男主外,把經濟問題、生活問題解決;女主內,把精神生活、把孩子教育好。現在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出去工作,教育孩子留給誰?保姆、老師、外勞,好多!所以現在有個新的名詞,叫做「代理父母」。剛剛說的,老師,很多下完課都把孩子送到安親班去了。還有請過什麼代理父母?還有隔代教養也很多。還有一個代理父母也是很多家長都會聘請他的:電視,現在還有電腦。

諸位朋友,當我們賺了很多錢,這些錢是不是你一直都能夠留在身邊?我們要了解,財為五家共有,水災要你的錢,火災要你的錢,貪官污吏要你的錢,小偷、強盜要你的錢;這四個還不夠力量,最後一個最厲害,叫不肖子孫,你賺得很辛苦,他花得很痛快。所以,你假如這邊在賺,那邊在漏財,那是守不住的。當我們都是用代理父母教孩子,到最後孩子不懂事,你可能一輩子都要擔心,可能會得憂鬱症,這個都很危險。

我們來看一下交給安親班,我曾經深入去思考一個問題,也去觀察。全班前十名的孩子,差不多一半有補習,一半沒有補習。這一半有補習的孩子,我開始觀察到,他們上課比較不專心。因為假如今天上的課是他已經在補習班裡面學過的,他會怎麼想?他還會拍拍旁邊的同學說:那個我學過,那個我已經學過了。他上課專不專注?那不得了!求學問最重要的就是要專心、專注,當他開始對求學輕慢,敗相已露。所以已經上過的課,他不專心。剛好今天上的課他還沒學過,他會想補習班老師還會教。

這樣的同學,我還發覺到,他們在考試前夕都會抱著幾張紙在那裡猛讀。哪幾張紙?補習班老師幫他們整理的重點總整理,他讀書誰幫他讀?都是這些老師。所以我看他們很認真背,然後考完試馬上說:解脫了!我在想,兩三天就把這些知識都忘得一乾二淨。其他前十名沒有補習的,他也沒有這些總整理,他們都是兩個兩個同學在那裡,「來,我整理了一些重點,我問你,看你會不會?你也問我,看我會不會?」都老老實實自己畫重點,當他在畫重點的過程,他已經一點一滴在積累他做學問的能力了。所以,很多的人有個迷思,覺得只要花錢就會有效果;花了錢也沒有謹慎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學到東西。這第一個,安親班的效果,我們要思考。

第二個,佣人。很多的佣人連普通話講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語、語文能力一直在下降。諸位朋友,語文科的能力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學不好,學其他學科都會很吃力。不只在語文當中有問題,佣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用什麼態度?是不是父母?不是,是把他當老闆、當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帶出來的孩子,要出門,往小椅子一坐,雙腳一攤,幫他穿襪、穿鞋子,所以生活能力很低。這樣的孩子,假如你生意一失敗,他可能會餓死。富貴不可長保,你要考慮到當家裡沒有那麼富裕的時候,孩子有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要高瞻遠矚。也有報導提到,這些在家裡都是佣人伺候的孩子,到學校去,老師給他安排掃地工作,他跟老師談判,他說老師,我給你錢,你幫我做。他的價值觀裡面就是什麼?錢都可以幫忙打發掉。所以這個現象,佣人沒有辦法用父母的態度教養你的孩子。

再來第三個,隔代教養。很多長者當父母的時候還滿有理智的,當了爺爺奶奶,這個孫子怎麼這麼可愛,他寵得不得了。我的母親,她在教育我們的時候多有原則!很有原則。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在對我母親有個要求,不合理的要求,然後我媽媽就拿著一本書,不理我。然後我就躺在地上開始打滾,就一定要讓她達到我要的目的,結果我媽媽統統不看我,繼續看她的書。後來我覺得打滾很累,也知道用情緒不能達到我的目的,我媽媽不接受威脅,我就乖乖自己爬起來走了,你看我記憶都很深刻。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很正確的原則,不能讓孩子予取予求,會把他寵壞。你看我媽媽教我的時候這麼好,結果帶孫子就開始寵,常常都跟我說:你對外甥不要這麼兇。然後我也不說話,後來過了半年左右,她就跟我說:你兇是對的。因為這個外孫已經爬到她的頭上去了。所以隔代教養效果都不好,會寵,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保險。

再來,電視跟電腦,那就更不用說了,學的都是貪、瞋、痴、慢的這些景象。我們看到很多的孩子言語都非常的桀驁不馴,言語都非常的粗魯,這個有時候不見得是跟父母學,都是跟電視跟電腦。而看電視、電腦它有一種催眠的效果,有沒有發覺看電視的人,好像就與世隔絕,旁邊的人怎麼叫都沒有用。為什麼?因為電視它的整個輻射線、磁波會讓你的腦子就像已經隔離在一個屋子裡面,隔離九十六個小時的大腦狀態一樣。所以電視看愈多愈不會思考。你看為什麼很多很貴的商品都喜歡打電視廣告,都花大筆大筆的鈔票下去?因為人在看電視的時候沒有理智,看那個SKⅡ擦下去,馬上就晶瑩剔透,望眼欲醉,就去買了。所以電視對孩子的大腦有深遠的影響,這個已經都有科學證明。我們大方廣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叫「電視帶大的兒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學已經研究出來,電視對孩子有很不好的影響。

好,所以我們了解到,孩子的教育還是要靠自己,才能夠掌握的好,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能重來一次。現在叫你孩子自己帶,你做得到嗎?馬上說:蔡老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講的我都很認同。我們來思考第一個問題,就是經濟問題。一般的人都會覺得,兩個人不一起賺會餓死,你看我們都很多預設立場。諸位朋友,在我爺爺那一代,夫妻兩個只有先生出去賺錢,而且還生了五、六個,七、八個,他們有餓死嗎?沒有。現在我們才養一個,還兩個人賺,又怕餓死,問題在哪?問題在沒有掌握治家很核心的態度:勤儉。「儉為治家根」,只要勤儉,不要亂揮霍,其實一個人賺的錢,家裡來用就足夠。而且一個人賺錢,家裡用的很勤儉,從小就扎孩子什麼態度?非常勤儉的態度,你已經讓孩子立於不敗,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好,我們下一節課再就經濟面來分析一下,謝謝。

 

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第四集

資料來源http://www.mchunghua.org/Item/1131.aspx 

蔡禮旭老師 2005/2/16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07-003-004

 

延伸學習:

youtube影片

細講弟子規第1

細講弟子規第2

細講弟子規第3

細講弟子規第4

細講弟子規第5

細講弟子規第6

細講弟子規第7

細講弟子規第8

細講弟子規第9

細講弟子規第10

細講弟子規第11

細講弟子規第12

細講弟子規第13

細講弟子規第14

細講弟子規第15

細講弟子規第16

細講弟子規第17

細講弟子規第18

細講弟子規第19

細講弟子規第20

細講弟子規第21

細講弟子規第22

細講弟子規第23

細講弟子規第24

細講弟子規第25

細講弟子規第26

細講弟子規第27

細講弟子規第28

細講弟子規第29

細講弟子規第30

細講弟子規第31

細講弟子規第32

細講弟子規第33

細講弟子規第34

細講弟子規第35

細講弟子規第36

細講弟子規第37

細講弟子規第38

細講弟子規第39

細講弟子規第40

細講弟子規第41

細講弟子規目錄影片

Heavenkid弟子規影片

弟子規表演一

弟子規表演二

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第四集

arrow
arrow

    愛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